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冲击,整合校内平台、教学、师资、后勤资源和行业、企业、政府、专家资源,构建了“三化递进、三方协同、内外融合”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抓创业促就业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三化递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路径
一是技能训练,完成“技术化”积淀。通过实践训练提升学生创业认知和技能,练习将双创思维和概念转化为方案设计和可操作过程,完成双创教育的“技术化”沉淀。疫情期间,学校将5544个实训工位全天错峰开放,同步开发双创云辅导系统资源;与京东校园等共建15个双创实践基地,开发线上创业实践训练项目64个,学生参与5800人次。二是实战演练,完成“商品化”进阶。通过真实项目预演把创业“产品”推向校内市场,完成双创项目的“商品化”进阶。学校以创业协会为主体,深挖行业企业资源,线上开展需求发布、接单、过程管理等企业调研和科研服务。2020年创业协会吸纳3300名学生,参与人数同比增长60%;组建生态与园林景观等12个科创团队,150名学生参与科研技术服务,师生发表20余万字的双创论文集。同时,学校开放全部后勤资源,提供500余万元资金支持学生真实创业,在校生注册成立了“泽丹物业”等5家创业公司,提供校园物业管理等创业实践岗位,2020届学生参与700余人。三是项目孵化,完成“市场化”转化。引入企业资源开展创业项目孵化,将创业项目变成真实“产品”推向校外市场,实现双创成果的“市场化”转化。依托全国水利职教集团及双创平台,加大资金、技术、设备等投入,采取“外引内培”方式重点打造一批双创项目。学校引入企业34家,培育项目30个,其中2020届学生项目21个,同比增长80%。同时,学校将原有4700㎡创业孵化园升级为集成式双创服务平台,强化线上专家指导和模拟训练。对融资困难项目进行专项帮扶,2020年帮扶5个项目融资30余万元。
二、“三方协同”,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空间
一是校际协同。与重庆大学等共建高校双创教育研究组,2020年联合开展“疫情下双创教育模式创新”课题研究;与万学教育共建创业联盟,打造双创“金课”;借助重庆三峡学院技术资源,联合开发“巴山老坛”等6个创业项目。二是校企协同。疫情期间设置100万元专项基金扶持学生创业项目;完善双创在线教学资源库,与普天大数据共建产业学院,共同开发CVC线上特训课程;完善专兼结合的“双创导师”团队,新增校内外双创导师50余人,实现全校专职教师100%取得创业导师资格证。三是校地协同。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产业和战疫助农等项目扶持政策,成功打造“苗妹香香”等创业项目12个。依托成渝两地双创导师联盟和永川区政府支持,开展“创客沙龙”在线讲座120余场,参与学生1.2万人次,有效提升创业就业能力。
三、“内外融合”,助推毕业生更加充分和高质量就业
一是整合校内资源提升就业竞争力。2020年学校遴选双创实践项目954个,开放校内实践平台,实现了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全覆盖。通过创业实践,学生组织策划、管理执行、公关交际等能力素质明显提升,主动就业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力显著提高。据调查,用人单位对2020届毕业生满意率达98%。二是整合行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学校依托“成渝经济圈双创导师联盟”“市青创会”等双创平台拓展就业渠道,2020年双创平台提供56家用人单位,录用421名毕业生。三是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带动就业。学校与地方政府和社会机构合作,成功孵化“小城故事”等创业项目12个,带动6个区县1000余农户脱贫增收,直接提供就业及实践岗位681个,同比增长55%。2020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高达96.11%,位居全市高校前列。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典型做法吸引了市内外30余所院校前来考察,30余家媒体宣传报道,为西部高校和全国同类院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