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土地”当教材

来源:中国教育报发布时间:2017-08-08阅读量:1072

    科技为农服务如何“接地气”?苏州农职院将教育办到生产一线,通过“农民点菜、专家下厨”方式,解决一线实际问题,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当农民,政府给学费和补贴,毕业还包分配。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在江苏省太仓市绿阳蔬果专业合作社,严宏伟身着白大褂,正给塑料大棚里的小番茄剪枝。

    严宏伟是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首届“太仓班”定向培养的100多位新型职业农民之一。说起严宏伟,合作社的同事交口称赞:“别看他年纪轻轻,干起活儿来却很老到,蔬果播种、水稻育秧、开拖拉机等都不在话下,还带来了‘互联网+’新思维、开发了盆栽蔬菜项目,为合作社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为解决“明天谁来种地、谁来种好地”难题,苏州农职院于2013年与太仓市政府合作创办青年职业农民定向培养班“太仓班”,后又与昆山市、高邮市政府合作创办“昆山班”“高邮班”,定向培养青年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有文化,还要懂技术、会经营。”这是地方政府对定向委培人才的要求。在“太仓班”,人才培养“不按套路出牌”:安排两位班主任,学校和太仓各派出一位专业管理干部,共同管理;课程设置上,理论与实践穿插进行,或以实践辅助理论学习,核心课程由“双任课教师”分别授课;3年中,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一半时间在农田实践,要求学生脚踏田地,把“土地”当教材。

    为吸引年轻人回归乡村,太仓市政府承担学生3年的全部学费,学生毕业后即与太仓市农办、农委签订聘用合同,作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统一调配到太仓市基层农村、合作农场和农业园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服务、管理等工作。这种模式,有效破解了涉农高校招生难、就业难和基层农村人才短缺的三大困境,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供了示范样本。

    赵家恒是首届“昆山班”毕业生。前不久,他在昆山盖谊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进行了3个月岗前实训,跟着老师傅学习育苗、播种技术,还学会了建大棚、给蔬菜吊藤和剪枝,感觉很有成就感。赵家恒说,家里祖祖辈辈都种地,以前很苦,现在的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也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是一种职业,“做农民,也很好”。

    据苏州农职院党委书记徐向明介绍,除了定向委培模式,学校还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建立了农民社区学院订单培训、田间课堂专项培训两种模式。

    如何在田地上种出更多新花样,从而实现增收致富,是苏州东湖家庭农场主徐斌的困惑。2014年暑假,他参加苏州农职院农民社区学院的培训后认识到,职业农民光有技术不行,还得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徐斌在6万多平方米农田上,利用“农民制造+互联网”经营模式,先后推出“体验式农场”“私人定制配送”“O2O体验消费”等新型农旅项目,短短3年收入翻了好几倍,年纯收入达100余万元。2016年,苏州农职院为其挂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吸引了全省各地众多新型职业农民前来参观学习。

    “我们都盼着老师来讲课,他们不仅将技术传授给农民,更重要的是将现代农业经营的理念和思路灌输给农民,这是农业转型最需要的。”小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办人林亚萍说。从20138月起,苏州农职院教师许乃霞深入田间地头,为扎根乡村种草莓的硕士研究生林亚萍“私人定制”了“设施草莓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套餐,使草莓不仅长得更“标致”,还增产50%左右。林亚萍说:“用技术种地,收获的果实就是不一样。”

    “科技为农服务要‘接地气’,要将教育办到生产一线,解决一线实际问题,让农民得实惠。”苏州农职院院长李振陆说,学校专门组建“为农服务办公室”,通过“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的方式,每年组建30余个专家团队,奔赴生产一线,开展田间课堂教学。据统计,2010年以来,苏州农职院农民社区学院与田间课堂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万余人次,占苏锡常地区职业农民的35%左右,有效提升了职业农民学习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