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来源:中国教育报发布时间:2017-07-24阅读量:943

师生学习共同体是师生之间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畅通沟通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良好载体,能够在师生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并营造轻松的、创造性的学习文化氛围,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愿景。

  当下,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已成为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是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下,教师角色应该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参与者、合作者,这与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相得益彰;二是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技能人才,项目式、小组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方法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这与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方向一致。

  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要确定教学目标,寻找“共同愿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灶”为目的。对于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致相对欠缺的学生,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就是为教育向学生的生活回归搭建一座桥梁。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是学习,体现的是学习主体与资源的对话、与实践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是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学习和开拓创新。职业院校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所追寻的共同愿景,主要是学习专业理论、提高人文修养、训练技能技巧、培养职业素养,从而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体认知和社会实践能力,进一步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要把握师生关系,恪守“主体间性”,以建立师生之间信任平等的学习关系为基础。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交互性。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中,打破了“教师中心论”或“学生中心论”的传统模式,讲求的是师生互相支持、互相合作,使学习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增进智慧和实现自我的场域。师生学习共同体恪守“主体间性”,在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教师要学会“翻转课堂”,摆脱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型教学,开展讨论式、案例式教学,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中,师生之间通过互相尊重、协作和理解,使得学生在参与互动中实现知识运用和自我成长的有效融合,在不同思想观点的碰撞和反思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要优化教学环境,创设“学习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根本。理论知识的生成和应用离不开真实的实践操作,不论哪种专业,都应强调教学方式的体验性和开放性,针对未来岗位要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模拟和再现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应通过各种技能大赛、创新创业项目、承担企业委托课题等,提升团体的学习研究能力和操作实效性,充分体现“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等行动导向的实践教学,在教学设计中融入真实职业案例和工作项目,让学生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明确职业职责、提升实践能力。

  目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正在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在此形势下,职业院校应积极倡导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促进师生围绕共同的学习愿景,实现相互配合、平等交流,在预设的优良教学情境中达到知识和技能的内化,以达到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