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材攻坚助力思政课质量提升

来源:中国教育报发布时间:2017-06-02阅读量:147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部提出要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并把2017年确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为此,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了5条锦囊妙计,其中特别强调要进行教材攻坚,明确要求将“活的现实、活的理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建设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口号多于理念、概念多于实际的情况,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方面,这些要求明确了教材的重要性。教材攻坚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教学是系统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价值观形成和方法论掌握的复杂活动,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同时是教学质量生成的最基本要素。一般来讲,好的教材既包含一门课程的学科知识、基本概念和一般理论,而且体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独特方法,同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教材是教学过程的真正核心。我国近代一位教育家就曾明确提出:“国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政治性、思想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体,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而且关系到育人育才、立德树人的整体。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有符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而教材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和重要依据。

    另一方面,这些要求明确了教材改革的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实践导向。实事求是地讲,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党和国家特别重视教材建设,将其纳入“马工程”教材,由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直接完成,由资深专家组成咨询委员会负责审定。“马工程”教材的出版,解决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存在的教材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难题,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重要依据。可见,好的教材确实应该将活的现实、活的理论融入其中。教育部这一部署,抓住了教材改革的根本方向和主要任务,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又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必须吸纳最新的知识,概括最新的实践经验,最大限度地吸收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要有丰富而生动的事例,能够回答学生自身“成长的烦恼”、回答他们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困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让教材中的内容“入脑入心”,这也能使教材的理论魅力和价值立场展现得更加充分。总之,在教材改革中,要让教材表达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话语,成为青年学习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解中国发展基本道理的重要依据。当然,编写这样的好教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下一番功夫,需要不断攻坚,而且要在“教”中“改”,在“改”中“教”,不断完善教材体系,以教材攻坚助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