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职教培训“斩穷根”

来源:发布时间:2017-04-26阅读量:1260

“祖祖辈辈都在家务农,家庭经济条件也差,我们都渴望摆脱贫困。多亏了培训,让我在北京当起了月嫂,一个月的收入就有8000多元呢。去年冬天,我们家盖了小二楼,大彩电、冰箱一应俱全……”说起这些年的变化,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盐官镇西沟乡的村民杜娟娟笑得合不拢嘴。

          礼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西秦岭麓,地形复杂,山大沟深,经济欠发达,是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之一。现如今,在杜娟娟的家乡,通过职专培训和劳务输出,“礼县家政大嫂”“礼县架子工”“礼县油漆工”等已成了当地乃至全国响当当的劳务品牌。

          扶贫先扶智。近年来,甘肃省按照定点、定向的原则,对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大力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通过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加快“斩穷根”,成效逐渐显现。

          2015年,甘肃制定了“精准扶贫职业教育专项支持计划”,规划在每个县区重点建设1所各具特色的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成为面向贫困家庭及子女开展智力扶贫的主阵地。同时,通过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办学,打通职业院校学生升学通道,做好就业创业指导,使贫困家庭的学生升学有渠道,就业有保障。

          “贫困家庭之所以贫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致富能力较弱,劳动力没有得到有效开发,经过中职教育,掌握一技之长后,不愁没有饭碗。”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廖百如说,在甘肃贫困山区,越来越多像杜娟娟一样的人,因为接受职业教育而改变了命运。

          一份数据显示,2016年,甘肃省中职学校向社会输送6.5万毕业生,就业6.2万,就业率达到95.93%;高职院校向社会输送4.9万毕业生,就业4.1万,就业率为85%。此外,通过精准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品牌培训,年培训规模达到100余万人次,有效促进了转移就业。

          为尽快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彻底斩断穷根,从2015年起,甘肃免除所有中职学生的学费,为贫困家庭学生每学年发放2000元助学金;对进入省内高职院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学生按照每学年5000元标准免除学费和书本费。

          同时,甘肃积极引导省内职业院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人才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从2015年开始,除护理等少数限制类专业以外,省教育厅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权下放到学校,由学校根据市场人才需求调整设置专业。

          近两年来,全省共关停就业萎缩专业93个,新设养老服务、新能源、煤化工等与地方经济对接紧密专业147个。

          “我们依托区域性职教实训基地,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符合贫困地区产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步伐,充分发挥市县级职校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作用,通过整合各类职教培训资源,帮助贫困户掌握实用技能,提高脱贫致富能力。”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陈保平说,通过全省上下的持续努力,截至2015年底,全省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约860万减少到33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