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不为匠

来源:中国教育报发布时间:2017-04-07阅读量:1231

    在当下,部分教师为“成名成家”忙于出书、论坛、课题,脱离课堂的现象确实存在。一些地方教育部门的“教育家培养工程”也助长了教师“成名成家”的焦虑感与浮躁气。比如提出本地三五年内要“打造”出多少名“名师”“名校长”,频繁开展各种评比、竞赛,甚至以降低标准等方式确保足额完成目标。结果是一方面“名师”“名校长”如雨后春笋般被“打造”出来,另一方面应试教育依然如故、学生课业负担依然不轻、区域教育依然饱受诟病。

    即便如此,我坚持认为,提倡老师安心教学没有必要为“教书匠”正名;鼓励老师“不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一点都没错。

    “教书匠”被作为贬义词使用不仅有约定俗成的文化传统,更有其内在的逻辑。美术教育家李苦禅先生可以拿“教书匠”自谦,但我们直呼他为“教书匠”显然很不礼貌。“教书匠”被用于自谦,恰恰说明它不是褒义。古人云:百工为匠。匠人面对的是木头、石块、皮鞋等物态的东西,老师面对的却是活生生的人。明知老师不在百工之列,却把某个老师比做“教书匠”,是褒还是贬?把老师比做“辛勤的园丁”都要被学者吐槽——认为把育人等同于园丁修剪植物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怎么视学生若鞋匠手中的皮鞋来加工的“教书匠”还要正名?我们要反思当下对“教育家”“名师”的浮夸跟风和过度消费,但用不着拿“教书匠”来说事。

    远离“教书匠”不等于远离“工匠精神”。热衷为“教书匠”正名,刻意进行“理念创新”,混淆了“匠人”“匠心”与“工匠精神”之间的区别。“匠人”未必就具“匠心”,更未必就有“工匠精神”;“匠人”只是一个类称,百工之中缺乏“匠心”,尤其是“工匠精神”的“匠人”多了去了。这三个概念之间不能偷换。匠人有匠人的标准,教师有教师的要求。“工匠精神”很值得老师弘扬和借鉴,但它绝不是构成“教育家精神”的全部。不能无视老师与工匠之间的本质差异,忽悠老师去当“教书匠”。

    “都当将军了谁当士兵?我们的将军指挥谁?”这看似一个难题。但问题是这种假设根本没有现实可能性。在浙江义乌的国际商贸城,汇聚了全国最精明的经营者,他们谁不想成为亿万富翁?结果呢,梦想成真的确实不少,但也仍然只是金字塔的顶部那些。尽管多数人最终没能成为亿万富翁,但他们却成就了“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的繁华义乌。

    “将军指挥谁”的担忧,没必要也要不得。理论研究需要大胆假设,但不能离谱。退一步说,假如老师都成了教育家也不存在“将军指挥谁”的困境。因为教育家的使命不是用来“指挥”其他老师的,而是跟普通老师一样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理论型”“研究型”的教育家是教育家,数十年如一日坚守讲台、被一届届学生和家长膜拜的老师也是教育家。起码不能因为自己是“理论型”“研究型”的教育家,就把那些没有多少荣誉和理论,也很少发表论文的一线教师冠之以“教书匠”。他们不是“教书匠”,很多是“无名教育家”或者是“实践型教育家”。我们非常希望那些师范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育家能够多深入基层,让理念创新多接一点“地气”,也帮助那些“实践型”的无名教育家成为“实践型+研究型”教育家,甚至向“实践型+研究型+理论型”的教育家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