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社会的这些职业素养你具备吗
以往,职业院校在界定人才规格或素养时,曾有过种种概括性的表述,如“德智体全面发展”“素质全面、技艺精湛”“能力本位、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等。
渐渐地,人们发现在人才培养中,“立德树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很重要,进而提出“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的原则。其实做人做事是相辅相成的,即分不出先后,又不能顾此失彼,否则就会培养成大道理一箩筐又胸无点墨的“空壳人”,抑或培养出有才无德的“准废品”。
于是,大家殊途同归到“职业素养”上。一个时期以来,对“职业素养”的拆分见仁见智,都取得了积极效应。
笔者参与编写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用教材《素质教育读本》,把思想政治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心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界定为职场必备的五大职业素质。这一类教材和读本百花齐放,均是力求细分理念下的高度概括,以期在职业教育中具有可操作性。笔者认为,职业素养可以用“十个力”来概括。
品质力。品质指做人的品位。职业教育的首要使命是教学生学会做人,而做人品位的高低决定了品质的内涵,其指数就是品质力。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是训练有素、彬彬有礼、素质全面的“不可多得、备受青睐”的技能人才。
技能力。技能是运用知识和经验从事一定工作的能力,技能力则是技能水平的高低。职业教育必须重视技能力的培养,既教给学生文化、专业知识,也进行足够的技能训练,以形成胜任岗位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力。
责任力。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好分内的事,责任力则是一个人心智、格局和胸怀的体现,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职业教育需要培养“有勇气当责、有能力担当”的人才。
自觉力。自觉是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作为,自觉力就是它的衡量指标。100年来,《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以不同的方式在全世界广泛流传,其主人公罗文就是自动自发高自觉力的代表,职业教育要多为社会培养罗文式的人才。
领悟力。领悟即领会晓悟的意思,领悟力则是领悟的衡量指标。读书作文、做事做人都要有一定的领悟力,其实也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用脑用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岗位的需求。
创新力。创新一词有着三层含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在信息化时代以及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创新力的高低,决定了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和冲破固有模式的能力。
敬业力。敬业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工作负责的态度,敬业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是把工作简单地当成挣“薪水”,还是当作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以辛勤忙碌中不断取得成果为乐。后者是组织中最需要的人才。
奉献力。奉献是对事业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对个人而言,就是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奉献力的大小,主要体现在是不是有着主人翁意识,遇事是把它当成自己责无旁贷的分内事,还是把它当作与己无关的分外事。
学习力。学习就是通过阅读、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学习力就是学习效果的衡量指标。当今社会,要做一个有思想、勤思考、善思辨的智者,需要有时不我待的求索意识、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锲而不舍的长期坚守。
跨界力。跨界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方式的融合,跨界力则是跨界水平的衡量指标。职业教育特别推崇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宽基础的,其跨界力指标越高越好。(作者李津军,系天津机电工艺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